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投资趋势的增强,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基金作为一种重要的海外投资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然而,近期QDII基金净值的显著回撤,尤其是那些主要投资于全球科技和美股市场的产品,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多家机构对美股后市持谨慎态度,这一趋势背后蕴含着多重复杂因素。
截至2025年4月8日,QDII基金净值今年以来平均下跌了4.65%。这一数据无疑给投资者敲响了警钟。特别是在美股市场剧烈震荡的背景下,多只主投美股的QDII基金净值出现了显著回撤。与此同时,不少海外对冲基金也因美股的暴跌而遭受重创。例如,亿万富翁比尔·阿克曼在伦敦上市的投资信托Pershing Square Holdings,其净值在今年以来已大幅下跌。
美股市场的动荡不安,是导致QDII基金净值回撤的重要原因。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9日,美股三大指数——纳斯达克、标普500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下跌了11.32%、7.22%和4.55%。这种大幅度的下跌,直接影响了那些重仓美股的QDII基金的业绩表现。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多家机构对美股后市持谨慎乐观态度。路博迈基金表示,美国经济正处于缓慢下行阶段,未来的转折点将取决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美联储方面,关税政策带来了对降息预期的分歧,尽管市场已预期2025年降息100个基点,但鲍威尔在近期的发言中强调需等待更清晰的增长和通胀趋势,这在短期内对美国风险资产不利。
财政政策方面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尽管政府一直在努力减支,但2025年第一季度尚未看到财政支出放缓的明显迹象。未来美国财政政策的变化节奏较为复杂且不确定性较高,这使得投资者对美股市场的信心进一步受到打击。
安联基金预计,美国关税、财政政策以及监管不确定性的持续,将令企业和投资者情绪承压。因此,其预计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的速度可能快于市场预期。这种预期无疑加剧了投资者对美股后市的担忧。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也表达了对美股市场的谨慎看法。该机构认为,美国近期的经济数据持续低于预期。若此趋势持续,经济学家很快便会下调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测值,企业盈利预期也已开始下调。在当前经济放缓和市场震荡的背景下,不确定性成为了最可能的原因。
在行业层面,一些机构对美股科技板块和AI变革性创新主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马克·海菲尔表示,将美国科技板块和AI变革性创新主题从“最具吸引力”下调至“具吸引力”。尽管他仍然看好人工智能技术周期的长期基本面,但与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可能对这些行业的中短期表现带来一些挑战。
私募大佬但斌管理的东方港湾海外基金也因重仓英伟达等科技巨头而净值大幅度回撤。然而,但斌却公开表示对英伟达未来走势的乐观预期。他认为,英伟达有望在今年创历史新高,甚至带领纳指继续演绎人工智能的精彩篇章。但斌的乐观预期能否应验,尚需时间验证。不过,他的观点至少反映了一部分投资者对美股科技股的坚定信心。
然而,投资者在面对QDII基金净值回撤和美股市场动荡时,仍需保持冷静和理性。对待美股短期需谨慎,中长期则需关注经济数据和企业业绩表现来判断市场的走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核心驱动因素之一,若能在控制通胀的同时避免经济衰退(即实现“软着陆”),通过放缓加息或适时降息支持增长,市场信心有望回升。但若政策失误导致衰退,美股恐面临更大调整。
总的来说,QDII基金净值的显著回撤和机构对美股后市的谨慎态度,反映了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者在面对这种形势时,需要全面评估各类风险,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深入了解所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情况、分散持仓、定期跟踪宏观经济数据等方式,投资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财务目标并规避潜藏危机。
转载请注明来自符家星,本文标题:《QDII基金净值大跳水,机构对美股后市持谨慎态度》